動手做做看的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會正確認讀“朗、志”等9個生字,能理解“哄騙”的意思,區(qū)分“滿、漫”的意思。
。病⒛苷_朗讀課文,讀好伊琳娜得知事情真相后大吃一驚的語氣。
。场⑼ㄟ^學習,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比較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為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jié)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yōu)槭裁,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她的這種質(zhì)疑問難和不盲從的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整篇文章篇幅較短,沒有特別難記的字、也沒有特別難讀的地方,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學重點】
在記住生字、理解詞語的基礎(chǔ)上,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設(shè)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將學習、質(zhì)疑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本堂課的設(shè)計試圖突破傳統(tǒng)第一課時以識字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試圖淡化集中識字,嘗試隨課文識字的生字教學方法,試圖根據(jù)課堂目標選擇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自主提問、帶著問題接觸文本,并隨課文情境一步步展開和深入,把學生帶入文本中,感受文本帶給我們的思想碰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設(shè)疑: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后,還剩幾個角?
。▽W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引導(dǎo):不急,不急,讓我們一起動手做做看。(教師做,學生看,分別剪出3、4、5個角。)
。、從剛才這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4、揭題導(dǎo)入: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動手做了,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結(jié)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動手做做看》為題的文章。
二、正確讀題,自主提問
。、念課題。(重點正音:做做看的輕聲)指名──齊念。
2、小朋友,念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隨機板書:做什么?為什么動手做做看?誰?)
教師引導(dǎo):很多時候,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你能很快把課文讀懂。下面,就請小朋友帶著這些問題讀讀第13課,要求把文章讀正確。不認識的字可以圈出來多念幾遍。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薄⒄n文到底向我們提了一個怎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動手做做看?(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第一自然段)
2、引導(dǎo)學生學習第一段:
⑴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要求念準確):
、匐S機正音:朗志(特別注意字形)。
、谧R記“漫”,區(qū)分“滿”和“漫”。
。ㄍㄟ^實驗理解當水杯里的水已很多,不能再盛時用“滿”,它表示靜態(tài)的;當水過多,往外流時就用“漫”,這是一個表示動態(tài)的詞。)
、圃O(shè)疑:這個問題“奇怪”在什么地方?
。ㄍ瑯邮俏,為什么東西放進去水就會漫出來,金魚放進去水就不會漫出來?)
四、理解“動手做做看”的其中一層意思──科學家的話也不能全信
1、事實上是怎樣的呢?請小朋友讀讀后面的課文。(要求學生用課文原話回答。)
。病㈦S機出示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①正音:哎。
、诟星槔首x(難以置信的語氣)。
、劾斫鉃槭裁匆眠@樣的語氣。
。场⑦M一步設(shè)疑:是!他可是堂堂的大科學家,怎么也欺騙我們小孩子。伊琳娜越想越生氣(板書出示生氣的人物臉譜圖),可是最后,她又笑了(板書出示笑的人物臉譜圖)。這是為什么呢?(板書?)
。、理解朗志萬的話:
⑴自由讀、指名讀,隨機正音。
、普?wù)勛约旱睦斫狻?/p>
、切〗Y(jié):實踐出真知。
、纫亮漳嚷牰死手救f的話,她會說什么?寫下來。
⑸反饋點題:小朋友所言極是,看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都得“動手做做看”。(板書:動手做做看)
【動手做做看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動手做做看的教案08-05
《動手做做看》的教案10-28
動手做做看教案08-05
課文動手做做看的教案05-07
動手做做看的優(yōu)秀教案10-28
動手做做看教案范文10-27
《動手做做看》教案范文07-04
課文《動手做做看》教案12-03
《動手做做看》教學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