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 篇1
設(shè)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會用恰當?shù)恼Z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學設(shè)計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教學目標:
1、認識“端午節(jié)、粽子、總是、糯米、中間、十分、鮮肉、帶回去、知道、據(jù)說、紀念”等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
2、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視頻,展示端午節(jié)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感受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
。2)導問:說一說在端午節(jié)這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人們都會做什么。
預設(shè)1:我們家人會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預設(shè)2:我們家人會起早去山上采艾蒿葉、掛香囊。
預設(shè)3:還有一些地方舉辦端午節(jié)賽龍舟活動……
(3)教師追問: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有包粽子的習俗。孩子們,你們喜歡吃粽子嗎?和大家說一說,你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預設(shè):水果粽、豆沙粽、紅棗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種粽子,想必同學們一定都很喜歡吃粽子,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端午粽》,來共同品味一下課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設(shè)計意圖:端午粽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shè)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出發(fā),談一談自己對端午粽的了解,貼近生活實際的導入法,更能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課文。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2、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憶這些生字的。
3、 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1)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是讀詞王。
(2)多媒體出示生詞:端午節(jié)、粽子、總是、糯米、中間、十分、鮮肉、帶回去、知道、據(jù)說、紀念。
。3)以小組為單位,搶讀生詞,讀正確的小組得到詞卡,并且領(lǐng)讀,得到詞卡最多的小組獲勝。
。4)齊讀課文,注意生詞在課文中的讀音。
設(shè)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初讀課文,感受課文大意,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讀通順每一句話,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設(shè)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巧妙地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三、再讀課文,練習書寫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指名學生逐段匯報朗讀,把句子讀通順。
3、教師指導學生多種方法朗讀。
。1)出示朗讀要求。
①說一說課文共由幾個自然段組成。
、谙矚g的句子多讀幾遍,并讀給同桌聽。
(2)學生按照要求朗讀課文。
(3)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把長的`句子畫出停頓。
4、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葉。
。1)出示:箬竹葉的圖片。
。2)學生觀察圖片,從顏色、形狀上來描述箬竹葉的樣子。
。3)多媒體出示生字——葉,看圖學習生字。
(4)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真。
。1)觀察生字結(jié)構(gòu),總結(jié)書寫規(guī)律,學習書寫。
。2)巧記生字:筆畫中橫最多,中間三橫才封口。
6、研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師提出問題:外婆包的粽子花樣很多,結(jié)合課文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種類。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端、粽、節(jié)、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jù)、念”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等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3、通過圖文結(jié)合,理解“箬竹葉、糯米、裹著”等詞語,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紅紅的棗”等詞語。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了解端午節(jié)習俗和來歷。
德育目標:
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習俗。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fā)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教學難點:
課后生字的書寫。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討論法
總結(jié)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
生:端午節(jié)。
師:端午節(jié)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賽龍舟。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新。(板書課題:端午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講了什么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節(jié)、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jù)、念”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lǐng)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書寫要領(lǐng):“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拔纭弊詈笠回Q不要寫出頭。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jié)
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 篇3
。劢虒W目標]
1、認識“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午、節(jié)、葉”等7個生字。
2、聯(lián)系實際,結(jié)合圖文,了解與粽子相關(guān)的詞語。
3、朗讀課文,學會讀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劢虒W重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讀好長句,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劢虒W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與一種食物有關(guān),大家來猜一猜是什么吧!
課件出示謎面:一個白胖子,裹著綠毯子,腰上扎根細繩子。(同學舉手猜謎)
2、同學們真聰明,沒錯,這種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課件:粽子圖片。
3、學寫生字“午”。
。1)觀察占格。
。2)教師范寫,學生口述筆順。(區(qū)分“!保
(3)學生書空、描紅。
二、結(jié)合語境,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圈出生字,讀讀,想想,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2、同桌或小組交流:有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
3、展示識字情況。
(1)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
。2)用多種方法識記。
4、把生字放回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通讀順。學生自由朗讀,標出全文自然段。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
2、師:課文里外婆一到端午節(jié)就會做什么?
。〞蠛靡诲侓兆,盼著我們回去)
3、師:外婆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盼著,表現(xiàn)外婆期待、高興的心情)
4、誰來讀出外婆期盼的心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全班齊讀第1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讓學生認讀“節(jié)、葉、米”。
2、觀察分析: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誰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認真,最仔細。
3、師范寫“節(jié)、葉、米”等字。重點指導:“豎”畫的寫法。(午、節(jié)、葉、米)
“豎”畫的寫法:“午、節(jié)、葉”為懸針豎;“米”為垂露豎,“米”要左右對稱。
4、指導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5、讓學生練習口頭組詞、擴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
。ò鍟n題)有沒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時候吃的?端午節(jié)是在什么時候?你們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呢?(學生自由舉手發(fā)言)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那有沒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人們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還會做什么。浚▽W生回答)沒錯,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課件出示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習俗的圖片)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指名說一說,讀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讓學生畫出描寫粽子的句子,齊讀畫出的句子。
3、分析句子。第2自然段中描寫了粽子由外到里的樣子、顏色、味道。
師:箬竹就是竹子的一種,葉子寬大,是一種很好的包粽子的材料。
師:粽子顏色十分豐富,糯米是白白的,棗子是紅紅的,粽子外衣是青青的。
師:粽子的味道呢?(又黏又甜)
4、指名讀句子。分小組比賽讀畫線的句子。
5、學生想象粽子的樣子,并拿彩筆在自己的圖畫本上畫一畫,比比誰畫得更好看。
6、師:齊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樣。(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7、出示: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師:你從中讀出了什么?外婆是一個怎樣的人?(善良、樂于分享的人)
三、學習第4自然段,了解歷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圖片,提問:有沒有誰了解這個人物?
2、老師講解愛國詩人屈原及他沉汨羅江的歷史故事。
3、指名讀第4自然段。師: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啊?(屈原)
4、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6、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
四、學習生字“真”“分”“豆”
1、出示生字,觀察占格。
2、學習筆順,教師范寫。(“真”里面是三橫)
3、學生書空練習,教師指導。
五、回顧拓展
1、全班齊讀課文,指名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2、教師回顧總結(jié):這篇課文講了外婆給“我們”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來源,課后同學們?nèi)チ私庖幌轮袊钠渌麄鹘y(tǒng)節(jié)日吧。
。劢虒W板書]
10、端午粽
熱愛
思念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
花樣多(紅豆粽、紅棗粽、鮮肉粽)
。劢虒W反思]
這篇課文,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學生們都吃過粽子,知道人們在端午節(jié)都會干什么。因此,我用謎語導入時,學生很快就猜出了謎底。通過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學習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guān),并適當?shù)叵驅(qū)W生普及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一年級下冊《端午粽》教案范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粽》教學反思09-05
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會教案09-06
快樂端午粽飄香作文03-22
端午粽作文13篇03-02
端午粽飄香的作文02-16
《端午粽》教學設(shè)計6篇01-13
《端午粽》教學設(shè)計6篇01-13
端午之粽葉飄香作文03-22
端午粽飄香作文600字03-21
最新端午粽作文100字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