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文《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
3.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4.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
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 導學
1.注音
赫拉h(huán)è 宙斯zh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釋義: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 ,了解作者及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
3. 了解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4.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二、指導學習、研討
。ㄒ唬⿲
由人們對寓言的說法導入:
、僭⒀允且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夠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谠⒀允且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xiàn)象,又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內(nèi)在意義。
、茉⒀允且话谚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fā)智慧,讓思維活躍。
。ǘ⒑喗榕c本文有關的知識
指名說,教師補充并明確: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jīng)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3.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僦嫠故窍ED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志。他的兄弟波士頓和哈德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yè)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戰(zhàn)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诤绽窍ED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③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yè)、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chuàng)字母、數(shù)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fā)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苤腔叟裱诺淠鹊恼Q生是最為奇特的:傳說她是從宙斯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課文《伊索寓言》教案2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根據(jù)理解多角度地概括寓意
4.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學會積累等。
情感與態(tài)度
使學生在閱讀寓言故事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寓意對人的教化作用,在名著的閱讀中體會深刻的思想精髓,同時學會用質(zhì)疑的眼光分析故事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注重教師的引導,用朗讀法、品讀法、分析法、質(zhì)疑法等品讀作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閱讀寓言故事集的方法,亦即“讀什么、怎么讀”。
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導
1、激趣導入。學生講自己讀過的伊索寓言故事,引出《伊索寓言》。
2、出示故事,學生自讀,歸納《伊索寓言》的特點。
故事:《小蟹與母蟹》《狼與羊群》
3、《伊索寓言》的特點:(主人公:以擬人化的動物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現(xiàn)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比)
《伊索寓言》的結構特點: 先講故事再講寓意
二、品讀作品,掌握方法
1.品析形象; 2.了解手法; 3.歸納寓意; 4.學會設疑。
課文《伊索寓言》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
2、體會文章幽默反諷的效果。
教學重點
透過句子表面,品位句子的深層意味。
教學設想:
①順著“糾正淺薄的見解”一說到底,然后點破它,以期有頓悟的效果。
、趯ξ闹性S多頗有意味的難句,不在理解內(nèi)容時一一碎講,待點明作者意圖后集中看,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nèi)容
。ㄒ唬⒄n前預習
1、 注意下列字詞的音形義。
嫉忌 憐憫 譬如 年輩 幼稚 思慕 衰朽 發(fā)跡 歷程 衣錦還鄉(xiāng) 風雅
索性 經(jīng)濟 吝嗇 笨坯 心術 果報 狂吠 蝙蝠 軸心 閱歷 淺薄 下野
2、搜集有關作者、作品以及《伊索寓言》的介紹。
3、閱讀課文中的九則寓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試評論錢鐘書針對每則寓言所闡述的觀點。
。ǘ⒄n堂教學
一、導語:
。弥鴷蛑钢队埃兑了髟⒀浴纷鳛橐槐驹⒀怨适录,通過簡單的.故事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我們普通人讀它,在若有頓悟之時,也許只會一笑了之。然而,文豪錢鐘書卻讀出了自己獨到的東西,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讀〈伊索寓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錢鐘書,走近他的《讀〈伊索寓言〉》
二、展示有關錢鐘書的介紹資料。(投影顯示有關圖片、文字,力求做到簡潔與豐富的統(tǒng)一)
三、1、這樣的一位人物,他對人生肯定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課文開頭,他首先表達了自己怎樣的觀點?
(錢鐘書對人際交往的認識,詳見板書)
2、第二節(jié)談的是對歷史的看法。(詳見板書。這里要順便交待一下錢鐘書新穎的思維,即把古代竟比做小孩子)那么,由年輩想到了歷史,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閱歷的深淺,人們的態(tài)度)這樣,便構成類比。(板書:類比)
3、作者想到了人,想到了歷史,想到了我們對人,對歷史的態(tài)度,這些感想是由偶爾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至此,才切入讀后感。作者沒有像我們往常寫讀后感一樣,一上來就:“今天讀了《伊索寓言》,我的心中感觸頗深”,而是先花了些許筆墨,先把體會談一下。(板書:先談體會)
四、放映課件中關于《伊索寓言》的介紹。
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被釋放的奴隸伊索所編,收集有古希臘民間諷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經(jīng)后人陸續(xù)加工,以詩或散文形式發(fā)表,共350余篇。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jīng)驗及生活教訓、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間的關系來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
五、看完開始講解。
因為:它是一部古代的書,一部能夠反映古代生活的書,所以,能給我們帶來三重安慰(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
【課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伊索寓言》課件設計05-18
伊索寓言有感作文09-13
《伊索寓言》讀后感范文精選03-16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伊索寓言牛和蛙的故事04-11
伊索寓言故事哲理03-24
伊索寓言有感作文精選09-13
《伊索寓言》讀書心得【推薦】03-05
【推薦】《伊索寓言》讀書心得03-05
《伊索寓言》讀書心得【精】03-05
《伊索寓言》讀書心得【薦】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