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荀子的經(jīng)典語錄390句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經(jīng)典語錄很是熟悉吧,語錄一般具有語句簡短流暢、通俗明了、詼諧機智的特點。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語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荀子的經(jīng)典語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 荀子
2、學無止境。 —— 荀子
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荀子
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荀子勸學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荀子》
6、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 荀子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荀子
8、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聽視者近,而所聞見者遠。 —— 荀子
9、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 荀子
10、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 —— 荀子
11、推禮義之統(tǒng),分是非之分,總天下之要,治海內(nèi)之眾,若使一人。 —— 荀子
12、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 荀子
13、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 —— 荀子
14、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絀以畏事人。 —— 荀子
15、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 —— 荀子
16、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 荀子
17、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 荀子:《大略》
18、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荀子:《勸學》
19、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 荀子:《修身》
20、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 荀子:《勸學》
21、流言止于智者。 —— 荀子
22、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 —— 《荀子》
2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荀子
24、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荀子
25、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 荀子
26、公生明,偏生暗。 —— 荀子
27、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 荀子
2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荀子
29、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 荀子
3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 荀子
31、學無止境。
32、公生明,偏生暗。
3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3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德不配位,必遭天譴。滿招損,謙受益。
38、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秳駥W》
39、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短煺摗
40、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秳駥W》
4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秳駥W》
42、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秳駥W》[21]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秳駥W》
4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秳駥W》
4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秳駥W》
45、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秳駥W》
46、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秳駥W》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秳駥W》
47、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秳駥W》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秳駥W》
48、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秳駥W》
4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勸學》
50、禮者,所以正身也……無禮,何以正身?——《勸學》
51、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不能,則妒嫉怨誹以傾覆人。——《不茍》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茍》
5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恫黄垺 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茍》
53、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余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茍》
54、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詳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xiāng)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相縣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人有此三數(shù)行者,以為上則必危,為下則必滅。——《非相》
55、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斗鞘印
56、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是天下之通義也!吨倌帷
57、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度逍А
58、言必當理,事必當務(wù),是然后君子之所長也!度逍А
59、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60、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云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袔煼ㄕ,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度逍А
61、人積耨耕而為農(nóng)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度逍А
62、縱情性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度逍А
63、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锻踔啤
64、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锻踔啤
65、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锻踔啤
6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锻踔啤
67、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
68、諫、爭、輔、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國君之寶也,明君所尊后也!冻嫉馈
69、仁者愛人,義者循理。——《議兵》
70、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蹲h兵》
71、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短煺摗
72、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循道而不忒,則天不能禍。——《天論》
73、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短煺摗
74、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女色,口不出惡言。——《樂論》
75、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義則悖!缎詯骸
76、孝子所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子道》
77、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78、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79、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80、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荀子
81、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8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83、惡之者眾則危!盾髯印ふ摗
84、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85、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鳑r
86、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鳑r
87、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
8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89、故不積跬步,能樣以年只就千十國就都;不積小流,能樣以成周海。
90、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91、形相雖惡,而心術(shù)善,無害為君子也。
92、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印s辱》
93、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94、酒亂其神也。
95、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
96、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97、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髯印盾髯印
98、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盾髯印し鞘印
99、功被天下,守之以讓。——荀況
100、鍥而舍之,朽木不斷;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鳑r
101、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102、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印駥W》
103、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10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05、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
106、名聲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107、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108、望時而待之,孰與應(yīng)時而使之。
10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110、良醫(y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11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112、君子以德,小人以力。----荀子
113、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114、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115、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16、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117、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118、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髯用
119、以近知遠,一以知萬,以微知明——荀子
120、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12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ね踔啤
122、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富國》
123、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124、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
125、樸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髯印稑s辱》
126、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127、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128、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129、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盾髯印ぷh兵》
130、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13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3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133、故明主必謹養(yǎng)其和,節(jié)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13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135、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136、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髯
137、篤志而體,君子也。——荀子《修身》
13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13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140、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印げ黄垺
141、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14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43、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144、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
145、酒亂其神也——荀子
146、君子之學也,人乎耳。箸乎心。
147、居必擇鄉(xiāng),游必擇士!盾髯印
148、愛民者強,水愛民者弱!髯
149、民齊者強。
150、公生明,偏生暗!盾髯印
15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少不為不成。荀子
152、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名言
153、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荀子
154、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髯
155、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56、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路在腳下,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于藍。
15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158、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59、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不茍》
160、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并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lián)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161、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鲎浴盾髯哟舐浴
162、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荀子
163、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64、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16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
166、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167、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168、見《荀子·儒效》。知之:知道道理。行:行動,實踐。敦:厚。這兩句大意是:懂得許多道理卻不付諸實踐,雖然知識很豐厚,也必將遇到困厄。這名句體現(xiàn)了荀子的“知行”觀。在社會生活中,“知”很重要,無“知”就沒有人類文明,但“知”并不是目的,“知”是為了“用”、“知”而不會用,不能變成行動,再豐富的知識也無用,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必將遇到重重困難。這種強調(diào)知行統(tǒng)一,學以致用的觀點,現(xiàn)在看也是正確的。
169、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170、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
171、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印駥W》
172、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
173、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秳駥W》
174、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75、伯樂不可欺馬,君子不可以欺人。
176、“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177、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178、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79、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18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181、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
182、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18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184、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185、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186、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87、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188、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189、百王之無變,足以為道貫。一廢一起,應(yīng)之以貫。理貫,不亂;不知貫,不知應(yīng)變!髯
190、樸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髯
191、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192、惡之者眾則!髯印盾髯印ふ摗
193、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龜,不足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194、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盾髯印
195、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196、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盾髯印ば奚怼
197、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198、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19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
200、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印こ上嗥 —— 荀子
201、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盾髯印s辱》
202、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富國》
203、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204、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205、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206、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07、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睹献与x婁下》
20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20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睹献与墓稀
210、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21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述而》
2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秦伯》
213、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
21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21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21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17、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18、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219、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盾髯有詯骸
220、巧言令色,鮮矣仁!
22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23、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22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22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26、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痈孀酉隆
22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2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29、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230、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31、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3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3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墩撜Z顏淵》
23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盾髯有奚怼
236、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3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觿駥W》
238、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赌愚o過》
239、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40、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241、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
——《韓非子》
243、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赌有奚怼罚鹤x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24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盾髯訕s辱》
2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24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4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48、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49、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墩撜Z里仁》
25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51、三思而后行!墩撜Z公冶長》
252、輕諾必寡信!独献印
25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254、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25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256、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257、心中有理想,腳下的路再遠,也永遠不會迷失方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5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259、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260、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6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26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
26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64、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盾髯訕s辱》
——《左傳》
266、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67、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知不知,上。不知知3.墨子名言兼相愛,交相利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68、這是古人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為其首,任何事業(yè)、學業(yè)的基礎(chǔ),都要從自身品德的修煉為根基。
26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墩撜Z泰伯》
27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271、不學禮,無以立。
27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27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74、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27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276、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7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78、孔子孟子
27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睹献痈孀由稀
280、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81、日新之謂盛德!吨芤紫缔o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28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83、孔子名言
28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285、荀子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
28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287、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28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8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痈孀酉隆
290、義,志以天下為芬!赌咏(jīng)說上》
29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子路》
292、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29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独献印罚褐罎M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294、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295、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296、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29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298、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299、兼相愛,交相利
300、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301、愛臣太親,必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30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
303、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抖Y記大學》:
304、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305、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果:果斷
306、孟子名言
307、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308、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30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颖M心上》
——《孟子》
311、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12、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313、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314、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墩撜Z衛(wèi)靈公》
315、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睹献颖M心上》
316、莊子名言
317、去好去惡,群臣見素。
318、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豆茏有蝿萁狻
319、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20、見義不為,無勇也!墩撜Z為政》
321、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荀子·勸學》):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322、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俄n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32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有奚怼罚郝烦屉m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32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25、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326、率義之為勇!蹲髠靼Ч辍
32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吨芤紫缔o下》
328、節(jié)儉則昌,淫佚則亡。
329、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330、義以生利,利以豐民!秶Z晉語》
33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3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33、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
334、韓非子名言
335、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336、老子名言
33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338、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轉(zhuǎn),永不停止。
339、朝聞道,夕死可矣。
340、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341、見利思義!墩撜Z憲問》
34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肚f子_莀P莀山木》
3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献印
34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34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346、釋儀的妄發(fā)者,雖中亦不為巧矣
347、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348、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34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衛(wèi)靈公》
35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35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3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
35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憲問》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354、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魚父》
35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子路》
356、平時日只知苦練,也許有一天一下就做出驚人的成績。因為,任何成功,都是厚積薄發(fā),多年苦修換來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開始。
35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58、佚則荒,荒則不治,不治則亂,而賞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359、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36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庸珜O丑》
36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3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63、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36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366、夫民之性,惡勞而樂佚。
367、名可名,非常名。
368、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墩撜Z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
36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370、天下可運于掌。
371、孔子名言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不學禮,無以立。
372、公生明,偏生暗!盾髯硬黄垺罚汗驼吻迕,偏私則政治黑暗。
373、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7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375、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376、荀子名言
377、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睹献与x婁下》
378、鍥而不舍(《荀子·勸學》):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79、其進銳者,其退速。
380、這是古代仁人君子立身處世的原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F(xiàn)代社會,有很多人鉆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按古人的訓誡:做人,窮也要窮的有骨氣!
381、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382、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83、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384、志不強者智不達!赌有奚怼
38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与墓隆
38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38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韓非子:
38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89、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憲問》
39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荀子的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勸學——《荀子》06-23
《勸學》荀子07-30
《勸學》荀子06-04
荀子勸學07-05
荀子的《勸學》10-23
勸學(荀子)10-31
《荀子勸學》03-31
勸學——《荀子》07-07
荀子簡介04-16
荀子《勸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