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驀然回首五十秋詩歌欣賞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韻律的要求,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驀然回首五十秋詩歌欣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驀然回首五十秋
歲月無情皺紋深,霜染青絲漸逝春。
秋涼薄寒何所懼,遠離塵囂樂天倫。
對鏡自照容顏老,眉毛稀疏眼袋垂。
平生總被多情累,大半年華付芳菲。
吟詩或有文友伴,舉杯邀月無朋隨。
心比蓮花不染泥,細數(shù)流年心無愧。
夕陽晚照下山坡,激情歲月已磋跎。
掩卷默嘆知音少,遣詞造句趣味多。
捧書靜讀暖余暉,舞文弄墨暮色垂。
樓下人語聲不斷,窗前雜樹葉紛飛。
掩卷靜看秋意晚,憑欄遠眺任風吹。
又見炊煙遮殘日,母站墻頭喚兒歸。
春草夏花已成煙,冬雪秋霜變坦然。
不逐名利休憤世,遠離流俗莫狂歡。
平生嘗百味,榮辱皆枉然。
坎坷頻入夢,磨難黃昏天。
感恩時自省,母恩未報全。
若有心安處,文字暖心田。
半生浮萍世事艱,顛沛流離數(shù)十年。
子夜偶成一小詩,喜得五更入眠難。
好高騖遠不自量,經(jīng)年累月苦奔忙。
百年浮沉皆是客,一念執(zhí)著枉斷腸。
榮華富貴成幻影,紅顏美夢多荒唐。
世事無常終作古,佳文美詩日月長。
孤燈寒影著詩篇,燈紅酒綠皆枉然。
愿得文友伴晚秋,淡泊明志度暮年。
酷 愛讀書三十載,幸與文網(wǎng)相逢。
苦于生計久塵封,此番心更喜。
可圓了初衷!不覺人生逾不惑,
想來已漸從容。冥冥盡在不言中。
惟詩文豪氣,更比那時濃!
賞析
這首長詩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人生畫卷,以細膩而深沉的筆觸,勾勒出歲月流轉(zhuǎn)中的滄桑變遷、心靈感悟與精神追求,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詩的開篇,“歲月無情皺紋深,霜染青絲漸逝春”,以直白而凝練的語言,將時光的殘酷與無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皺紋與青絲的變化,不僅是外貌的改變,更是生命流逝的象征,奠定了全詩略帶傷感的基調(diào)。然而,詩人并未沉浸在歲月的哀傷中,“秋涼薄寒何所懼,遠離塵囂樂天倫”,體現(xiàn)出一種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在喧囂塵世中尋得內(nèi)心的寧靜與家庭的溫暖。
詩中多次描繪容顏的老去,“對鏡自照容顏老,眉毛稀疏眼袋垂”,這是對歲月痕跡的真實寫照。而“平生總被多情累,大半年華付芳菲”,則是對過去情感的深刻反思,既有對逝去時光的惋惜,也有對人生經(jīng)歷的坦然接受。在孤獨與感慨中,詩人以吟詩、舉杯邀月等方式排解內(nèi)心的愁緒,盡管“吟詩或有文友伴,舉杯邀月無朋隨”,但依然堅守著內(nèi)心的精神追求,如“心比蓮花不染泥,細數(shù)流年心無愧”,展現(xiàn)出一種高潔的品格和堅定的信念。
詩中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夕陽晚照下山坡”“樓下人語聲不斷,窗前雜樹葉紛飛”“又見炊煙遮殘日,母站墻頭喚兒歸”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氛圍,將人生的滄桑與自然的變遷相互映襯,使詩歌更具畫面感和感染力。同時,這些景象也觸動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在詩歌的后半部分,詩人進一步深化了對人生的理解。“百年浮沉皆是客,一念執(zhí)著枉斷腸”“榮華富貴成幻影,紅顏美夢多荒唐”,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和對世事無常的看透。而“世事無常終作古,佳文美詩日月長”,則凸顯了詩歌與文學在詩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們是超越時空的精神財富,能夠永恒流傳。
最后,詩人表達了與文友相伴、淡泊明志度過晚年的愿望,“愿得文友伴晚秋,淡泊明志度暮年”,以及對讀書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熱愛,“惟詩文豪氣,更比那時濃”,展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精神世界的執(zhí)著追求。
這首長詩以其真摯的情感、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成為一首動人心弦的人生贊歌,讓讀者在品味詩歌的同時,也能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驀然回首五十秋詩歌欣賞】相關文章:
詩歌:驀然回首五十秋08-30
詩歌欣賞:秋10-07
秋約詩歌欣賞08-19
秋的絮語-詩歌欣賞08-02
秋的樂章詩歌欣賞08-10
《秋怨》詩歌欣賞11-13
秋的組詩詩歌欣賞07-11
詩歌欣賞《秋緣》10-19
關于秋的詩歌欣賞09-04
《葬秋》詩歌欣賞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