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热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人人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嫩草,欧美伦理电影免费观看,国产女教师精品久久av,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虫虫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時間:2025-07-21 08:46:40 小英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精選11篇)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活動準備

  1、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

  2、圖片-小圓片7個,數字5、6、7,實物卡。

  3、學具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1)出示圖片

  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

  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

  (2)啟發(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

  現(xiàn)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

  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二、小組活動。

  1、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

  2、看標記貼圖形。

  3、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4、印比6、7少的點子。

  三、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2

  活動目標:

  1.能聽聲音辨別5以內的數量,并學習按照聽到聲音的數量找相應的點卡。

  2.在活動中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聽聲音辨別5以內的數量,并學習按照聽到聲音的數量找相應的點卡。

  活動準備:

  1.貼有各種樂器標記的記錄表人手一份,貼好雙面膠的1-5的點卡人手一份,鈴鐺、木魚等樂器,錄音機。

  2.認識各種樂器,并能聽聲音找出相應的樂器標記。認識了1-5的點卡。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分別畫有2-5個數量不等的小動物卡片,引導幼兒學學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并注意:一只小貓叫一聲,兩只小狗叫兩聲。教師通過手指點著小動物帶領幼兒叫的動作提示,隱性提示幼兒有幾只小動物就叫幾聲。

  二、動物音樂會,聽辨各種樂器

  1.創(chuàng)設小動物們去聽音樂會的情境,在屏風后依次打擊各種樂器(鈴鐺、木魚、鑼、大鼓、圓舞板)。

  2.聽樂器演奏聲,并找出相應的樂器標記。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依次找出的樂器標記擺進設計好的操作表格中。

  三、和樂器寶寶玩游戲,聽一聽數一數

  1.創(chuàng)設樂器寶寶和小朋友玩游戲的情境,要求:請你聽聽是誰在唱歌,唱了幾聲?數在心里。

  2.幼兒交流,并能找出相應數量的'點卡。教師將點卡擺放在操作表相應位置。

  3.幼兒介紹自己聽聲音數數的好方法,如:聽到一聲就數一下,或者聽到一聲就伸出一個手指來表示等等。

  4.組織幼兒用這些好方法進行個別操作。

  四、展示操作記錄表,簡單評價。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不同年齡的孩子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教學策略上。小班的教學趣味性要強,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所以我在設計這節(jié)活動課是,采用幾個游戲貫穿于活動。首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用學小動物叫導入活動,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第三個游戲是與樂器寶寶做游戲,由于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各種打擊樂器,所以孩子們充滿好奇心,在樂器唱歌的時候,聽的特別認真,并且掌握了一邊聽一邊數的辦法,但是在選擇相應點卡時,部分孩子會說卻不會操作,我將會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引導這部分孩子繼續(xù)活動,幫助他們掌握操作方法。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3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

  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并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準備:

  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

  學具:第一、二組: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

  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yè)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么?”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啟發(fā)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xiàn)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薄耙龑в變簩⑷艌A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活動小組。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并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的第二條目標“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及第四條目標“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為了能提高本班幼兒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對科學探究產生興趣,針對本班幼兒存在的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為了讓本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根據幼兒的特點及活動內容,我采用了以下組織教學方法:

  1、觀察討論法

  在活動導入部分設計了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產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欲望,啟發(fā)幼兒思考解決數學問題。討論法是讓幼兒去說,更好地發(fā)展幼兒的表述能力。

  2、演示驗證法

  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驗證法是通過進行實際操作演示,驗證結果。

  3、嘗試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夠讓幼兒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幼兒是主體,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因此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以發(fā)展。

  4、記錄法

  對測量的結果作記錄,是對記憶的延長,并能讓幼兒學會做事情的記錄方法。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4

  活動目的:

  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難點:

  感知物體的粗細。

  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

  1.圖片:粗細不同的茄子、大樹、蘿卜。

  2.粗細不同的紙棒、水彩筆、吸管、旺仔瓶等實物。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玩游戲“粗寶寶、細寶寶” 引出主題,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1.教師出示兩根紙棒,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

  師: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一個粗一個細。)

  2.請幼兒將紙棒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紙盒,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小盒子上有什么?(有兩個洞洞。)這兩個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個大一個小。)你能看出哪個是粗寶寶家的房門,那個是細寶寶家的房門?

  (2)介紹活動規(guī)則。

 。3)幼兒動手操作,感知紙棒的粗細。

  請個別幼兒在藏寶袋中拿出一個粗的和一個細的物體,并說一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fā)幼兒了解粗細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指認)

  二、啟發(fā)幼兒感知物品的粗細,并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所比較的物體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細。

  師:出示兩根茄子,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兩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細。)

  師:出示兩棵大樹圖片,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兩棵樹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細。)

  3.啟發(fā)幼兒將物品按粗細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這些物品可以怎樣分類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操作,其余的幼兒觀察。

  三、幼兒集體操作。

  師:請小朋友完成數學課本中第29頁的內容,看一看圖中的物品,哪個粗,哪個細,請你把細的物品圈出來吧。

  四、游戲:說相反。

  幼兒跟老師玩“說相反”的游戲,加深幼兒對粗細的認識和理解。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通過比較能夠知道哪個物體粗,哪個物體細,物品的粗細是相對的,同類物品,不同類物品,除了粗細不同,在大小,顏色,長短等方面也有區(qū)別,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找出它們不一樣的地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細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活動反思:

  本次三課活動,我上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一比》(比較粗細),活動一開始我通過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 ,初步讓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因為,粗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在出示兩根粗細不同的紙棒時,有的幼兒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但幼兒還不會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物體的粗細。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應該多出示些粗細不同的'物品為幼兒作比較,通過比較得出其結論。在操作過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幾種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筆、旺仔牛奶盒、彩筆盒等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引導幼兒通過比較并正確表述物體的粗細,幼兒們在表述的時候大多數能明確說出物體的不同,還有部分幼兒不能準確的表述。在展示圖片上時間有點長,到了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就有些顯得時間有些倉促?偟膩碚f,在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粗細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粗細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長短進行正、逆排序。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這里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長短的排序

 。1)出示長短不同的鉛筆5支,我們來比較他們的長短,誰愿意給鉛筆排隊?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辦法,大家討論后統(tǒng)一評比辦法。

  2、幼兒探索排序的.辦法,總結出兩種排序。

 。1)這5支鉛筆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排隊,誰來幫忙?

 。2)請幼兒排序,大家驗證,有錯誤的地方請幼兒糾正。

  (3)請另一名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排隊,大家一起驗證。

  師總結:排隊有兩種方法,可以從長到短,也可以從短到長排。

  2、厚薄的排序,鞏固幼兒對兩種排序方法的掌握。

 。1)出示厚薄不同的圖5張,請幼兒探索排序的方法。

  (2)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的,大家一起驗證。

  3、操作練習,共同驗證。

  三、結束部分

  分9組幼兒,每組5人幼兒,請幼兒按不同的方法進行排序,并分享。

  四、延伸部分

  在區(qū)角中,投放有關排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操作、鞏固。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6

  教學目標:

  1、教幼兒認識1——3的數字形。

  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字1——3。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3。

  2、1——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數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chuàng)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1、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7

  活動內容:比一比(練習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夠用兩種物體進行比較。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相等與不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教師彈音樂組織幼兒安靜入座。

  2、復習5以內的數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師指導幼兒觀察圖畫。

  1、孩子們:圖上畫的.這些生活用品你們都認識嗎?認識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數一數每種物體的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完之后把每種物體的數量分別寫在下面。

  二、學習〉和 〈 符號

  1、孩子們:請你們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圖,是什么和什么在進行比較?是衣服和衣架進行比較。分別來數一數它們的數量是多少?(指導幼兒先連線,再比較)衣服有2件用2來表示,衣架有3把用3來表示,2比3小,所以2 〈

  3 讀 作2小于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個,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讀作3 大于2。

  三、教師指導幼兒做練習冊。(描紅)

  四、游戲:〈排隊點名〉

  請5個小朋友側身對全班同學,教師叫某個同學出列不稱其名,只說他排在第幾或倒數第幾的小朋友出列。 做對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說:某某,做對了。 板書設計:

  比一比(多少)練習冊

  3>2

  3大于2 2

  2小于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教學反思:由于本課是練習,所以幼兒能比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兒做作業(yè)的時候,提醒幼兒保持畫面的整潔就行了。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8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2、幼兒學會用手指表示數字1、2、3.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數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各色數量的塑料小膠棒、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4、各色數字1、2、3小卡片幼兒人手一套。

  5、數字兒歌磁帶。

  6、自制數字箱三個。

  教學方法

  游戲法、情景法、練習法,賞識法。

  教學過程:

  導入主題,認識數字1、2、3

  1、教師組織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長長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寬寬窄窄,胖胖瘦瘦,咕嚕咕嚕1,咕嚕咕嚕2,咕嚕咕嚕3,我們大家一起玩。

  2、聽數字兒歌,引出數字1、2、3兒歌: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浮水上,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揚,5像秤鉤秤東西,6像口哨能吹響,7像鐮刀割小麥,8像麻花擰一遭,9像勺子能盛飯,10像筷子加雞蛋。今天我們請來了數字寶寶1、2、3,我們看看他們像歌曲里唱的那樣,像鉛筆、小鴨和耳朵嗎?(分別出示卡通數字1、2、3,讓小朋友觀察數字形狀)

  3、讓小朋友大膽想像數字1、2、3還像什么,感知字形。(對大膽想象,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掌聲鼓勵)

  4、感知數字1、2、3分別請出大數字寶寶1、2、3(出示數字大卡片),將數字和卡通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5、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出示不同個數的實物,讓幼兒點數,并用手指比劃1、2、3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塑料小膠棒、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幼兒點數,說出數量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活動延伸:

  1、游戲:數字寶寶回家(加強對字形的感知和認識)(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數字小卡片,讓幼兒將數字1、2、3撿起來分別送回他們的家里。

  2、數字找朋友比賽:(草坪上擺放有數量是3的:積木、小桶、盒子;數量是2的:蘋果、香蕉、梨子;數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將小朋友分做兩組進行比賽,分別把自己的數字卡片放在擺的實物下,看哪一組擺的快而正確。

  活動反思

  把對1、2、3數字的感知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點數數的能力,又達到了幼兒游戲的目的,整個活動幼兒情緒高漲。再通過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對數字進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對數字的記憶。利用魔術口袋變換不同圖形的卡片,練習讓幼兒用手指表示個數,慢慢讓數所表示的意義深入幼兒的心里。最后利用數字寶寶回家、數字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一個數所表示的是物體的個數。同時也鍛煉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9

  教學目的:

  1、教幼兒認識1——3的數字形。

  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字1——3。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3。

  2、1——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數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chuàng)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1、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7、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我們來比一比》含反思

  教學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重點:

  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為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合衛(wèi)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fā)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后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比較的就不正確了。

  3、出示課件三,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為什么?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發(fā)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后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2、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解決兩組物體多、少變一樣多的問題。

  3、體驗解決問題后的快樂。

  重點:

  學習一一對應的方法。

  難點:

  應用方法解決兩組物體多少的問題。

  活動準備

  1、白菜、蘿卜三組(每組數量不一)

  2、小猴卡片每人三張

  3、玩具卡片:皮球、不倒翁、汽車若干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導入

  師:小兔開了家超市,今天進了好多的白菜和蘿卜,一個人忙不過來,請我們貝貝班的小朋友幫忙整理整理好嗎?

  二、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多少,探索方法

 。ㄒ唬┓纸M操作

  一組:白菜比蘿卜多

  二組:白菜比蘿卜少

  三組:白菜和蘿卜一樣多

  在孩子操作中指導說出白菜蘿卜各有多少,誰多、誰少。

  教師小結操作結果說明各組的多少

  師: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出他們的多少的?(請幼兒上前示范自己的方法)

  引導幼兒說出一一對應的方法(教師可示范之后介紹這種方法為一一對應法)

 。ǘ﹪L試解決“多、少、一樣多”的問題。

  師:那怎么才能讓蘿卜和白菜一樣多呢?

  引導幼兒說出用添加或去掉的'方法

  教師小結:今天呢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用去掉或添加的方法能使物體變成一樣多。

  三、游戲:分玩具

  1、師:現(xiàn)在,小兔超市來了幾只小猴子,他們要買玩具,小兔還是顧不上招呼他們,那咱們來幫幫它好嗎?

  請幼兒按要求給小猴子分玩具:

  第一次分玩具:請給每只小猴子拿一個皮球。分好后請幼兒說說皮球和小猴子比怎么樣?

  第二次分玩具:請給每只小猴子拿一輛小汽車。分好后請幼兒說說汽車和小猴子比怎么樣?

  第三次分玩具:請給每只小動物拿一個不到翁。分好后說說不倒翁和小猴子比怎么樣?

  四、結束:品嘗糖果

  小猴子說:你們今天可幫了它的大忙了,非常的感謝你們,現(xiàn)在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塊糖品嘗。(可以比較糖和小朋友的多少)

  活動反思:

  整節(jié)教學活動幼兒掌握較好,能夠在掌握這種一一對應方法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知道了可以運用添加或去掉的方法能夠使兩組物體變?yōu)橐粯佣,這也是我此節(jié)課的難點所在,目標完成較好。

  活動以小兔導入,遵循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原則,最后以游戲加以鞏固練習。活動中運用情境提高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各環(huán)節(jié)緊扣目標,孩子們真正的動起來。

  我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活動中在幼兒自由探索后由于我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周全,幼兒沒能夠比較完整的表達出白菜比蘿卜多(或少),只是能單一的分開說出白菜多,蘿卜少,應該在語言讓他們也有所提高,體現(xiàn)課程的整合。

  2、還有在引導出一一對應方法后,做為數學領域教師應在小結的時候給予幼兒一個準確的概念知道這種方法為一一對應法,使他們以后遇到這種事情也能夠運用這種簡便的方法,學以致用。

  3、我在引導難點時的方法不是太好,可以讓他們把白菜蘿卜排好隊,這樣一一對應的方法就會更直觀明了些,更做到了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我們教師可以只做他們的合作者、引導者便可,這也是綱要所提出的。

  4、我們老師們給也我提出的寶貴意見,我會虛心接受,努力改進。

 、僭谟變河螒虿僮鲿r,注重個別幼兒,及時的給予鼓勵表揚;

 、谠谟螒蛑,就應說明要求,讓他們有個故事的連接性,再讓幼兒進行操作,這樣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更高;

 、墼谟芯褪亲鳛樾“嘤變,引用情境,我的語言感染里不足,著也是我教學中最大的缺點,我會在這方面多多努力,多多學習,希望我們的老師們也多給予指導幫助!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 11

  設計意圖:

  客觀世界中的各種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小、多少、長短等,這些量都可以通過目測的手段來比較得出結論。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動選擇的內容是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讓幼兒用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本次活動設計了粗細、寬窄兩個游戲讓幼兒從游戲中區(qū)分,并讓幼兒歸類,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進來。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2、愿意用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粗細、寬窄不同的物品(紙棒、長方形紙條)若干。

  2、PPT課件。

  3、《幼兒畫冊》第三冊P32,《有趣的數學》P15。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難點:愿意用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請仔細聽:"草兒細,蘿倉,馬路寬,小道窄。"兒歌里講到了什么?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比較粗細。

  圖一,象和小鹿的腿,誰的粗?誰的腿細?

  圖二,的繩子和藍色的繩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細?

  圖三,三棵樹樁,哪一棵最粗?

  圖四,的鉛筆、黃色的鉛筆、藍色的鉛筆,哪一根最粗?

  2、鞏固。聽口令舉紙棒。

  師:好,接下來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請小朋友從小椅子底下拿出兩根紙棒,先看看這兩根紙棒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細)下面我要請小朋友來聽口令舉紙棒。老師說,請把粗(細)的紙棒舉起來?纯葱∨笥涯懿荒芘e對!

  將粗的紙棒放到粗的桶里,將細的紙棒放到細的桶里。

  3、找找身上哪個地方粗,哪個地方細。

  小朋友很能干,現(xiàn)在我們在自己身體上找一找不同粗細的`地方吧。我們身上有手啊、腿啊、脖子、腰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比。

  三、感知寬窄。

  師:生活中的物體,有的一點,有的小一點,有的粗一些,有的細一些。除了這些,物體還有其它的特點呢?

  1、聽兒歌,我們在兒歌中找一找。

  教師說兒歌:"馬路寬寬汽車跑,小道窄窄田間繞。"

  師:你聽到什么是寬寬的,什么是窄窄的。

  師:寬寬的馬路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讓小朋友用動作表示出寬寬的)

  師:在寬寬的馬路上,比如我們家鄉(xiāng)南北河的路,有很多汽車在路上都可以一起開。

  師:出示小路,可是這條路呢,車一多,一擠,就要倒在旁邊的田里了。

  一起說一說,哪條路寬,哪條路窄。"馬路寬寬,小道窄窄。"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比較粗細。

  出示圖五,兩條圍巾:哪一條圍巾寬,哪一條圍巾窄?

  出示圖六,兩本書:哪一本書寬,哪一本書窄?

  出示圖七,三張椅子,哪一張最寬?

  出示圖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鞏固。聽口令舉紙條。

  師:請小朋友從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紙條,先看看這兩個紙條有什么不同?(一個寬,一個窄)下面我要請小朋友來聽口令舉紙條。老師說,請把寬(窄)的紙條舉起來?纯葱∨笥涯懿荒芘e對!

  將寬的紙條放到寬的簍子里,將窄的紙棒放到窄的簍子里。

  四、練習鞏固

  1、圈起來:請1、2、3、4組的小朋友圈出每組中粗的和寬的物體。

  2、打鉤:請5、6、7、8組的小朋友將每組中粗的和寬的物體打鉤。

  3、使用鉛筆請注意安全。

  幼兒分組進行習題鞏固,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活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物品比較寬,比較窄,比較粗,比較細,請小朋友們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說一說。

  教后思

  設計的故事情境可以貫穿整個活動,投入的學具要明顯區(qū)分粗細和寬窄,這樣便于幼兒比一比,說一說。幼兒操作完之后,可以請先完成的小朋友坐位子上嘴里說一說,這樣既鞏固所學知識,又能避免幼兒亂串的現(xiàn)象。

【中班數學數一數,比一比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教案:比一比說一說05-10

大班數學比一比教案10-16

大班數學教案數一數10-24

大班數學教案:數一數02-04

小學數學比一比教案(通用16篇)02-24

小班數學教案:小手比一比10-07

《比一比》教案07-20

數學《數一數》說課稿10-12

《數一數》教案09-01

數一數教案07-14

彭泽县| 独山县| 平塘县| 贞丰县| 鄄城县| 玛纳斯县| 西峡县| 安庆市| 永春县| 襄汾县| 玛纳斯县| 乌兰察布市| 临洮县| 罗江县| 正镶白旗| 玉门市| 四子王旗| 岢岚县| 新乡县| 酉阳| 图木舒克市| 精河县| 获嘉县| 绍兴市| 柳林县| 惠东县| 灵石县| 沾益县| 杭锦后旗| 宜良县| 安多县| 象山县| 秭归县| 三河市| 凤台县| 宝鸡市| 黄山市| 綦江县| 呼和浩特市| 临泽县| 竹北市|